8月22日至28日,2016「未來之星——中國國情教育培訓班」在北京順利舉辦。本次活動由未來之星同學會主辦,清華大學承辦,來自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等17間香港及海外知名大學的57名大學生,以及保良局顏寶鈴書院的14名中學生參與其中。
八天的行程中,同學們走進內地頂級學府——清華大學,聆聽名師授課;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與抗戰全面爆發地盧溝橋,學習國史,緬懷英烈,增加民族認同感;登上萬里長城、走進故宮,感受中華傳統文化之美;走進北京郊區的北京軍區衛戍區某摩托化步兵團,親身感受士兵真槍實彈的演練;參觀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親身感受國新辦發佈會的運作情況。
在798藝術區,當見到雜糅時尚前沿藝術的工業時代建築,同學們紛紛表示,自己印象中對北京的認知再一次被刷新,原來這樣一座傳統文化歷史名城也擁有如此現代化的一面;而在首都博物館、行走大柵欄特色街,同學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品,一個真實而親切可愛的北京城形象,逐漸從陌生到清新,慢慢刻入了每一個同學的心中。
經過一周的參訪學習,同學們從嘉賓手中接過結業證書,代表此次「國情教育培訓班」順利結業。回港後,同學們回憶起這段學習之旅,依然感慨這次參訪極大地增進了他們對祖國國情的認知和理解,同時更為作為一名中國人而感到自豪。
李同學 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看到解放軍士兵們精彩的表現,我知道他們在背後一定付出了很多的辛酸。我問過一個連長一年能不能回老家、通常是幾多歲入伍?他說入伍後的首兩年是不能回家,而且他們通常是十七、八歲入伍。我完全幻想不到我要離開我的家、跟我的家人兩年不能見是怎樣的情況?然而這些軍人為著國家的安全默默的努力著,實在讓我十分敬佩每一位軍人。 」
|
羅同學 恆生管理學院
「是次2016「未來之星──中國國情教育班」已是我第三次參加「未來之星」的活動了。為什度會不停參加「未來之星」的交流團?原因是每次交流都能看出背後周到的安排,行程豐富,使我每次都獲益良多。
這次有幸成為「國情班」的一員,我就知道了解中國近代史的機會來了。此次交流團的重點之一是到中國乃至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交流和上課。而由朱育和教授主講的「中華民族振與與中國發展模式」最讓我印象深刻。教授雖已達79歲高龄,但說話中氣十足,鏗鏘有力,非常有魄力。最後還向教授請教了一條問題,朱教授耐心地解答了我心中的困惑,當中的交流讓我有莫大裨益。
來到北京,當然要到抗日戰爭紀念館,向一眾當年為中國奮力抗戰到底而亡於日本刀下的烈士致最大的敬意。雖然那是我們不願提起的傷心事。但我認為了解歷史是有必要的,好讓我們明白中國走到如此繁華的境況實在不容易,亦讓我明白身為中國人是一定要團結,便能發揮出能人所不能的力量。
「不到長域非好漢」,到過長城,北京此行也就不枉了。攀了五個烽火台後,已感到疲憊不堪,令我難以想像當年秦始皇是怎樣勞役百姓興建如此宏偉的長城,而這建築背後又流有多少同胞的鮮血呢?想到這不禁有點不寒而慄,但同時感到自己身在這時代真的是十分幸福。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98藝術區、首都博物館、鳥巢和水立方等的參觀,亦有助我更了解國家的歷史和國情,有助培育出我們這群熟悉祖國的「未來之星」。「要看中國的五百年,請到北京;要看中國的五千年,請到西安」這句話,我現在可以很自豪地跟親朋戚友說:「中國的歷史,我清楚了。」 」
|
張同學 保良局顔寶玲書院
「多次的講座和分享中令我最深刻的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襲女士。面對傳媒和學生的問題,她都抱著坦誠的心態。在她的講座中我們最常聽到的就是「坦白說」,我認為這就是我們應學習的地方,若要得到別人的信任我們就要對別人坦誠。更加高與的是,我能代表「未來之星」贈送團衣給襲女士,她十分友善,這亦是令我們喜歡她的理由。」
|
返回列表